在此前外交部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表示,李克强总理此访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和两国关系开启新时代之际,是继习近平主席6月访俄后双方又一次重要高层交往。
乐玉成介绍,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将在圣彼得堡同梅德韦杰夫总理举行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框架内小范围、大范围会谈,共同签署并发表《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出席签字仪式和共见记者。此外,李克强总理还将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韦进深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6月习主席访俄期间,中俄关系被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完成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任务,进入到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的阶段。
“如果说习主席访俄引发国内外对‘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热议,那毫无疑问,国际社会此次聚焦李总理访俄,关注点无疑是中俄如何建设与发展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韦进深认为,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两国继往开来,推动两国关系在新时代务实合作、提质升级,无疑是此次李克强访俄的最大亮点。
聚焦两大目标
乐玉成表示,作为统筹推动两国全方位务实合作和人文交往的首要机制平台,此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将主要聚焦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便是,推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深化利益交融,夯实两国关系物质基础。明后两年双方将举办科技创新年,两国元首也已确定到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70亿美元,同比增长27.1%。中国连续9年保持俄罗斯第一贸易伙伴国地位,俄罗斯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排名第10位。
乐玉成强调,两国总理将全面梳理各领域合作进展,围绕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等重点方向合作进行深入沟通,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挖掘新的合作亮点和增长点,实现新时代中俄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展示新时代中俄关系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果。
就在今年6月初,由中国哈尔滨银行与俄罗斯外经银行共同设立的中俄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该投资基金将重点关注中俄间先进制造、航空、生物医疗、软件、金融科技和跨境贸易等行业的发展,支持相关企业推进跨境技术转移。
第二个目标便是,通过双边合作的积极成果,就完善全球治理,捍卫多边主义,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展现中俄力量,贡献中俄智慧,发出中俄声音,有力回击当前国际上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和逆全球化思潮。
乐玉成说,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作密切有效,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公平正义的国际环境、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了正能量。2019年6月,两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了《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
农业合作成新热点
韦进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俄总理的定期会晤是统筹中俄两国全面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转变中俄贸易结构,实现2000亿美元贸易额的既定目标、进一步推动投资便利化、深化能源领域的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和扩大地方合作的范围和领域都将成为中俄双边关系提质升级的重要内容。”他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俄两国的贸易额达到70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5%。其中,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为311.4亿美元,基本与去年持平;而自俄罗斯的进口额达394.5亿美元,同比增长8.3%。乐玉成认为,中俄双方在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扎实推进,农业、金融、科技创新、跨境电商等新兴合作领域迅速发展。
韦进深认为,中俄农业领域合作已成为近年来双边关系的一个热点。“当然,这其中既有全球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更不乏中俄贸易结构调整的内在因素的驱动。近几年中俄关系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在贸易领域表现为双边贸易结构的巨大互补性,贸易合作潜力巨大。”他说。
今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支持两国企业开展大豆等农作物生产、加工、物流与贸易全产业链合作。7月25日,中国海关总署连发两条公告,宣布在俄罗斯境内所有产区种植的大豆,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可以进入中国市场。
自中国市场全面“开绿灯”后,首批俄罗斯大豆已从中国南通海关入境,共计4431.67吨,是中方从俄罗斯境内最大粮食贸易企业俄罗斯农业集团公司(RusAgro)采购的。第一财经记者从俄罗斯农业集团网站上看到的公告显示:“传统的贸易流向不断变化,中国可能成为俄罗斯农产品的重大出口方向。集团准备继续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扩大农产品对华出口。”
“中国是大豆、猪肉等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俄罗斯则拥有发展农业、养殖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内生动力是推动中俄贸易合作加速发展的关键。”韦进深说,“当然,中俄农业合作不仅要发展,也要提质。这对俄罗斯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数量、质量、和技术等层面也提出了要求,相信中俄农业领域的合作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